上周美棉周四出現大幅回落,因出口疲軟。主力ICE12月期棉周五收盤報62.76美分/磅,一周下跌1.7%。USDA數據顯示,截止10月15日當周,美國2015/16年度棉花出口凈銷售21977噸,較之前一周增加44%,但較此前四周均值減少20%,主要出口目的地墨西哥、巴基斯坦和土耳其,棉花消費大國中國進口需求減少,美棉出口疲軟的擔憂令棉價承壓。關于德克薩斯州的降雨對作物的損害的天氣炒作暫時降溫,需求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,當周ICE棉花期價回落,收回了前一周的大部分漲幅,顯示了上行阻力較大。預計短期會表現為調整格局。
上周鄭棉低位反彈,收復萬二關口,主力1601合約周五收盤報12050元/噸,一周上漲95元/噸。由于外盤價格的大幅回落,國內略有反彈,目前盤面配額內進口出現微幅盈利,配額外虧損4500元/噸左右。5-1合約走勢分化,價差擴大至-315元。
現貨方面,CC Index 3128B報13006元/噸,當日下跌21元,較前一周下跌67元,期現價差略有縮小。棉花現貨市場繼續呈現兩極,高等級棉花詢價較多價格堅挺,低等級棉花庫存積壓無人問津。籽棉收購價格略有小降,河北地區白棉3級以上收購價格在2.9-3元/斤衣分38%,整體質量要求嚴格,寧少勿濫,新疆籽棉收購價格多在5.58元/公斤,均比上周下調了0.02-0.03元/公斤。且部分地區已有軋花廠停止收購,因目前籽棉及現貨市場呈現僵局,多數商家認為市場不破不立,等待市場進一步惡化后從而得到改善。
下游方面,2015年9月,中國棉紡織行業采購經理人指數(PMI)為42.0%,較上月下降6.6個百分點,在上月短暫回升之后再次出現下滑。今年的“金九銀十”稍縱即逝,行業整體產銷狀況顯現疲態,原料行情震蕩低迷,紡企剛要拾起的信心再次受到打擊。紗線價格穩中微跌,成交量稀少。國內32支普梳紗線價格指數20485元/噸,跌60元/噸,40支精梳紗線價格指數25120元/噸,跌100元/噸。近期因天氣轉冷,中高支紗需求逐步減淡,廠家或降價清庫。純棉坯布市場現貨成交增量,客戶壓價較普遍,普梳常規品種出貨略增,部分規格全棉布報價仍有下跌趨勢,外銷需求不振。替代品方面,滌綸價格6860元/噸,一周微降10元/噸,黏膠短纖價格14580元/噸,上升70元/噸。
綜上,下游需求依舊低迷,國內外棉價均因此承壓,長期仍是空頭趨勢。操作上可關注買一拋五套利,一方面,市場普遍預期拋儲會在16年3月份之后;另一方面,現在正處于新棉上市之際,尚有高品質的棉花符合紡織企業的要求,但到了明年5月份,剩下的就是些品質較差的棉花,屆時賣棉的現狀會難上加難,低價拋售或是趨勢。